【on.cc東網 作者:王乾任 社會觀察家】
《刺客聶隱娘》在坎城得獎之後,獲得媒體大篇幅報導,相信應該不少人覺得很好奇,打定主意,電影上映後要去看個究竟?
最近一陣子,電影終於上映了,還有一些企業贊助,透過廣告,大肆行銷推廣,吸引了不少人好奇走進電影院看。
有一些人看完之後,只覺得「很好睡」、「看不懂在演甚麼?」。梁文道則說,這是不明覺厲的作品,看不懂卻覺得很厲害。網路上甚至有文章是寫給想看《刺客聶隱娘》的朋友,提醒大家留心注意的事項。
《刺客聶隱娘》不是大眾期待的商業片,而是台灣久違且高明的藝術電影。這類電影的觀賞,沒有一定程度的文本解讀能力與電影理論知識是讀不動的。這類電影常常是反故事、反敘事、破框架,有獨特敘述語言,不遵守好萊塢故事公式,沒打算讓觀眾舒服地看懂,簡單的感動。
這些創作意圖本來沒什麼不對,就像當代藝術的作品也幾乎都需要經過詮釋解說與評論,普羅大眾才可能「知道」這些作品的意圖(至於是否認同又是另外一回事)。藝術電影也是需要解說或事先做功課的,即便如此也還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看得懂。
說實話,看不懂或覺得好無聊,原本也沒什麼好覺得羞恥的,畢竟社會上絕大多數人並沒有受過解析文本與電影理論的訓練,上電影院只是忙碌工作之後的休閒娛樂活動,只想放輕鬆、看點好笑的,讓自己做兩三個小時的夢,暫時拋卻世俗的煩惱。
就好像小說,有娛樂大眾的通俗小說,也有少數具備文化資本的菁英才讀得懂的純文學創作,各自服務不同的讀者,各有各的功能。
原本應該是如此的,可惜在台灣卻不是如此。
或許是市場太小的緣故,走通俗大眾市場的作品比較能夠獲得好票房,走高雅藝文多半慘澹經營,入不敷出。總之,台灣的藝文界菁英,不少人很是瞧不起通俗大眾作品的創作人與消費者。
九把刀的小說被很多文學創作圈的人瞧不起,《大尾鱸鰻》被一些影評人或電影界瞧不起,還認真地引用創作理論抨擊得一無是處。
這些文藝菁英忘了一件事情,這些通俗作品未必想被透過評論,而進入小說史或電影史當中,它們單純就是服務消費社會的市場需求而誕生。
日前看到有評論人為文嘲諷批判其他評論人,因為看不懂《刺客聶隱娘》,只能在自己的專欄裡胡寫一些風光與畫面很美的東西。
曾幾何時,看不懂成了應該感到羞愧與丟臉的事情?看不懂的人不能大方坦承地說自己看不懂?每次社會上出現高知名度的高雅文本時,總會有藝文菁英一臉睥睨,又是教訓又是感嘆地反擊普羅大眾的看不懂論。這社會上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向文化精英一樣,有機會學習解讀文本的技巧,畢竟我們的教育體制更在乎填鴨考試,而非邏輯思辯,更別說文藝欣賞與創作解析了?
藝文菁英不能一方面需要普羅大眾口袋的東西支持自己的創作,又一方面以評論抨擊這些實際拿金錢支持,然後說看不懂的觀眾。社會上有很多人看不懂,要不就認真投入文本解讀的教育工作,要不就默默感謝這些明明看不懂卻還是願意花自己辛苦賺來的錢進電影院支持的朋友,至於評價根本無需往心裡去,因為他們本來就不是目標讀者,只是被鋪天蓋地的行銷話術哄騙進電影院的人而已。
要到甚麼時候,看得懂的人才不會去嘲笑看不懂的人?尊重那些看不懂高雅藝術創作並且只消費大眾通俗作品者的選擇自由?看得懂複雜的電影文本也許是一種文化資本的展現,但如果拿看得懂來瞧不起看不懂,那某種程度上來說跟有錢人看不起窮人有何兩樣?文化精英不也同時是最愛批判資本主義與富裕階層的人?怎麼當自己成為文化上的資產階級時,卻動用自己豐沛的文化資本,瞧不起文化資本欠奉的文化弱勢?
更多東網專欄評論
本文來自: https://tw.news.yahoo.com/blogs/society-watch/看不懂藝術電影-為甚要被嘲笑-看不起--053126565.htmlLVLV包包LV皮夾
留言列表